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
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的特点,并通过
调整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若发现凸透镜表面沾满了灰尘,下面去除灰尘的方法中最合理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 |
直接用手将灰尘擦去 |
B. |
先用水冲洗,再用柔软纸巾轻轻擦干 |
C. |
用毛巾将灰尘擦去 |
(2)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须将蜡烛和光屏安放在凸透镜的_____(选填“同侧”或“异侧”),并且烛焰、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3)做完实验后,将凸透镜平放在物理课本封面上,通过透镜看到书名《物理》的“物”字形状是下图中的_____。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该装置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
(2)将烧杯盖住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小明做完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到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如果要喝一杯奶茶(牛奶与茶水的质量之比约为 ),有A、B两种方案可选择:
A. |
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 ,然后加冷牛奶 |
B. |
先将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 |
结合图像乙,你认为方案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
某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 的阻值,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
(3)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_____ ;实验时应多测几组数据,求电阻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
(4)若撤去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新增一个阻值为 的定值电阻,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量待测电阻 的阻值。实验步骤如下:
①首先,闭合开关 ,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
②接着,断开开关_____,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
则待测电阻的阻值 _____(用 表示)。
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后,小昌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他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让导体棒 在U形磁铁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磁场强弱(磁铁个数) |
1个 |
1个 |
1个 |
2个 |
3个 |
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 |
慢速 |
中速 |
快速 |
慢速 |
慢速 |
电流计指针偏转格数 |
1格 |
2.5格 |
4格 |
2格 |
3格 |
(1)比较1、2、3三组数据,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的关系。当磁场强弱一定时,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越_____,感应电流越大;
(2)比较_____三组数据,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的关系。当导体棒切割磁感线速度一定时,磁场越_____,感应电流越大。
小红想探究水和砂石的吸热性能,取初温相同的水和砂石,分别盛放在规格相同的烧杯中,用同一盏酒精灯对它们分别加热,同时搅拌水和砂石,使之受热均匀。在相同加热时间内,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情况。
(1)除以上条件外,还要求水和砂石的质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 ;
(3)通过实验发现,在相同加热时间内,水升高的温度比砂石的小,说明_____的吸热性能更好;
(4)由此可以解释沿海地区比沙漠地区昼夜温差_____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