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未知电阻R的阻值”实验中:
(1)请先画出电路图,然后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第二次测量时电表示数如图所示,请将示数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中。
|
次数 |
1 |
2 |
3 |
电压/V |
1.1 |
|
2.3 |
电流/A |
0.22 |
|
0.46 |
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上用笔描出入射光 和反射光 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 两侧的 和 ,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如图乙,纸板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半面纸板 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 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同一平面内(选填“在”或“不在” ;
(3)使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 ,可观察到反射光线 (选填“靠近”或“远离” 法线;
(4)如果让光线逆着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5)陈涛同学还想用图丙和图丁模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照图丙那样,把几根细针垂直入一张硬纸板中,表示法线,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将平行射出。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丁所示,这时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上时,反射光线 (选填“平行”或“不平行”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漫反射 (选填“遵循”、“不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小杨同学找到一盏标有" "字样的小灯泡,其额定电功率已模糊不清。她选用如图所示器材测量额定电功率,电源电压恒为
。
(1)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有2段导线未连接,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画完整(要求:连线不交叉,滑片 向
端移动时灯泡发光变亮)。
(2)小杨连接电路并检查后。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调到最大,再闭合 ,缓慢移动滑片 ,发现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但电压表无示数,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 (选填"短路"或"断路"
。
(3)排除故障后,眼睛注视着电压表和灯泡,移动滑片 逐次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应向 (选填"
"或"
"
端移动滑片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细心的小杨通过分析数据还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其原因可能是 。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 |
0.5 |
1.0 |
1.5 |
2.0 |
2.5 |
电流 |
0.16 |
0.20 |
0.22 |
0.25 |
(4)同组的小会同学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她又增加了五个阻值分别为 、
、
、
、
的定值电阻,其余器材不变。用定值电阻分别更换图甲中的小灯泡,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随定值电阻变化的图像,则实验中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 |
|
B. |
|
C. |
|
D. |
|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 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激发了小杨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实验如图所示。
(1)图甲是 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 (选填"薄"或"厚"
一些的较好,从结构来看,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
连通器。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比较乙、丁两次实验可初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
(3)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可知,"奋斗者"号深潜到 时每平方米的舱体受到的海水压力为
(取
,相当于质量为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4)若图丁的实验中 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
,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管外大气压之差为
;在图乙的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光屏上有清晰的烛焰像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则光屏上的像应为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小琴同学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后,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的。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小杜同学进行"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图像中 (选填"
""
"或"
"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若实验中冰的质量为
,它在
段升温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