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E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λ的光,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E′等于 。如果大量氢原子处在n=4的能级,会辐射出 种频率的光; 其中波长最短的光是从n= 的能级向n= 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12-3-12(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12-3-12(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a)
(b)
图12-3-12
A.周期为Δt,波长为8L | B.周期为![]() |
C.周期为![]() ![]() |
D.周期为Δt,波速为8L/Δt |
一列简谐横波沿绳子传播,振幅为0.2 m,传播速度为1 m/s,频率为0.5 Hz,在t0时刻,质点a正好经过平衡位置,沿着波的传播方向()
A.在t0时刻,距a点2 m处的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的距离为0.2 m |
B.在(t0+1 s)时刻,距a点1.5 m处的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的距离为0.2 m |
C.在(t0+2 s)时刻,距a点1 m处的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的距离为0.2 m |
D.在(t0+3 s)时刻,距a点0.5 m处的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的距离为0.2 m |
图12-3-3所示的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2-3-3
A.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
C.质点D、H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D.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对机械波关于公式v=λf,正确的是()
A.v=λf适用于一切波 |
B.由v=λf知,f增大,则波速v也增大 |
C.v、λ、f三个量中,对同一列波来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f |
D.由v=λf知,波长是2 m的声音比波长是4 m的声音传播速度小2倍 |
如图12-3-3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 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 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 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
图12-3-3
A.质点c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
B.质点a的速度逐渐增大 |
C.质点c向下运动 |
D.质点f保持静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