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范仲淹的词《渔家傲·秋思》,完成小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一说。
请你谈谈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
阅读与欣赏
(一)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请从修辞角度对“晚云含雨却低徊”一句作点赏析。
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三、四句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儿童误认雨声来。诗歌前两句中的“”和“”两字紧扣诗题就给人闲适、慵倦之感。
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诗歌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A.风送幽香传十里 B.戏掬清泉洒蕉叶 C.殷勤夏雨敲莲荷
应选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小题。
恨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河阳,地名。末句中“司徒”即指时任检校司徒的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后,又急欲直捣安史之乱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诗歌首联中的“五六年”这一数量词交代了因战乱和家人分别时间之长,与颔联中的“”字相呼应。
“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诗歌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夜醒昼眠这两个生活中的细节,有人说这两句描写有悖生活常理,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
【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用你自己的话解释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两首诗词的尾句意境相同,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试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