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2 s 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A、B、C的反应速率一定相等
④反应达到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均不再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1L密闭容器中,把l mol A和1 mol B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3A(g) + B(g) XC(g) + 2D(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4 mol D,并测得C的平衡浓度为0.4 mol/L,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 | B.A的转化率为40% |
C.B的平衡浓度为0.8 mol/L | D.达到平衡时D的体积分数为20% |
有关右图装置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
B.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 |
C.Pt为负极,其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
D.Fe为阳极,其电极反应为:Fe-2e-+2OH- = 2Fe(OH)2 |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CO2(g) 2CO(g) ΔH<0,达到平衡状态,现进行如下操作: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伴随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C.③④⑤ | D.④ |
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
①水溶液中:X+Y2+=X2++Y;
②Z+2H2O(冷)=Z(OH)2+H2↑;
③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为:M-2e-=M2+;
④Y可以溶于稀H2SO4中,M不能被H2SO4氧化,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M<N<Y<X<Z | B.N<M<Y<X<Z |
C.N<M<X<Y<Z | D.X<Z<N<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