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问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 B. |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
| C. |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 D. |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 | 太湖平原 | B. | 洞庭湖平原 |
| C. | 汉江平原 | D. | 成都平原 |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耕地面积广 | B. | 生产规模大 |
| C. | 机械化水平高 | D. | 人口较少 |
《中国海洋报》2008年1月23日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3—4题: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②澳大利亚大堡礁③大兴安岭森林④西湖风光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
| B.使南北差距缩小 |
|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
|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 |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2007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前的2001年只有13万多人次。据此回答1—2题: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 A.政策优惠,旅游资源丰富 |
| 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 |
| 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 |
| 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 |
有利于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的措施有
①加强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
②大力营建高档消费场所,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③复制各国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 营造国际氛围
④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数字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1-2题。
1.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 A.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 B. |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
| C. |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
| D. |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2.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规整的城市往往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 B.山地丘陵地区 |
| C.暖湿的气候区 | D.内陆地区 |
环境对人口数量的限度一般用来表示
| A.环境人口容量 | B.环境承载力 |
| C.人口合理容量 | D.适度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