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6处)
寄吴中曲论良是。“唱曲当知,作曲不尽当知也”,此语大可轩渠①。凡 文 以 意 趣 神 色 为 主 四 者 到 时 或 有 丽 词 俊 音 可 用 尔 时 能 一 一 顾 九 宫 四 声 否 如 必 按 字 摸 声 即 有 窒 滞 迸 拽 之 苦 恐 不 能 成 句 矣。弟虽郡住,一岁不再谒有司。异地同心,惟与儿辈时作磻溪②之想。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
【注】①轩渠:大笑的样子。②磻溪: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相传吕尚曾垂钓于此,而遇文王。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汤显祖,明代著名戏剧家。请写出其“临川四梦”中两部戏剧作品名。
这篇短文反映了汤显祖戏曲理论的根本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名著导读与综合运用。(19分)下列各项中,对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宝钗看见通灵宝孟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莺儿说 这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红楼梦》)
B.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在当阳县截住刘备,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连杀50员曹将,喝断当阳桥,终于将 阿斗交给了刘备。(《三国演义》)
c.高老头带着自己的遗恨死去了,拉斯蒂涅草草埋葬了高老头,也埋葬了自己最后的一滴温 情的眼泪,他面对着巴黎的富人聚集区说:“现在咱们俩来拼吧!”此后j拉斯蒂湟有了自己的 贵族头衔,成了无耻的政客,开始了自己的辉煌。(《高老头》)
D.鸣凤与觉新真诚相爱,然而高老太爷却把鸣凤许给60多岁的孔教会头面人物冯乐山,鸣凤 怀着绝望的心情与觉新诀别,然后投湖了。一个美丽的女性就这样被封建礼制吞噬了。觉新 从此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本来面目,坚定了与它决裂的决心。(《家》)
E.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去,又无力挽救女。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地撞在石板地上,死了。(《巴黎圣母院》)梁实秋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表现梁启超的性情与气质,栩栩如生。请调动自己的记忆与情思,以《记语文(或数学、物理等其它)老师的一次讲课》为题,运用细节描写,表现老师的特点,不得出现老师的姓名,200字左右。(15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②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离娄上》)
【注解】①暴:损害,糟蹋。②非: 诋毁。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真实德性,这种德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总要经常保有它,顺着它,心太会安稳踏实,这就叫做“安宅”。 |
B.义也是一个人内在真实的德性,是待人处事的准则。人必须遵此而行,才能在这世上与人和乐相处,共成一体,这就叫做“正路”。 |
C.“安宅”与“正路”是人们不断修行的结果。只要不断修行,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成为真实有意义的存在。 |
D.不能居于“安宅”,行于“正路”的人,乃是自放良心,不能存养善性的缘故。 |
(2)文中的“自暴自弃“与人们今天使用的成语”自暴自弃“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之处?孟子以为怎样才能避免自暴自弃?
名著阅读。(共10分)下列关于《红楼梦》情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时值初春,在湘云的提议下,诗社议定将“海棠社”改作“桃花社”,黛玉为社主。复社后第一次填写柳絮词,湘云所作之诗最好。 |
B.宝玉因又看见晴雯补过的那件雀金裘生发物在人亡的伤感,便点了一炷香,填了一首《芙蓉女儿诔》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
C.贾母死后,鸳鸯万分悲痛,当天便以死殉主。贾政嗟叹后命贾琏买棺盛殓,随贾母葬,以全其心志。 |
D.凤姐患病,一时难以痊愈。王夫人便让李纨、探春一同照管园中事物,又请来宝钗帮忙,“托她各处小心”。 |
E.晴雯不小心害了伤风,嬷嬷请来的新太医胡乱给她开了些药,幸亏宝玉及时发现,重请太医才幸免于难。 探春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改革大观园?效果如何?(100字左右)
答:
下面各项有关名著片段的说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平静的水面被扰乱了,湖里起了大的响声,荡漾在静夜的空气中许久不散,接着水面上又发出了两三声哀叫,这叫声虽然很低,但是她凄惨的余音已经渗透了整个黑夜。不久,水面在经过剧烈的骚动之后恢复了平静.只是空气里还弥漫着哀叫的余音,好像整个的花园都在低声哭了.(《家》) ————这段话是对梅家小姐鸣凤在对与高家少爷觉慧的爱情感到绝望并决心自尽时的一段精彩描写。 |
B.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楼梦》)————本段对话中,黛玉提问,表现出了醋意酽酽;宝玉的回答表现出的是对两人爱情的信誓旦旦。 |
C.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三国演义》)————本段对话是“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一回中的高潮部分,既表现了曹操的张扬与自信,又表现了刘备的怯懦与无奈。 |
D.如果我的外甥女安东尼娅·基哈娜愿意结婚,她必须嫁给一个经查明对骑士小说一无所知的人;若查明此人读过骑士小说,而我的外甥女仍然愿意同他结婚,并且同他结了婚,我将收回我的成命,由我的遗嘱执行人将我的财产捐赠给慈善机构。(《堂吉诃德》)————从这段堂吉诃德所立的遗嘱的内容看,他对自己以前奉行的骑士精神表现出悔恨和懊恼。 |
E.“怎么,”伏盖太太插嘴道,“高老头把他的镀金餐具熔掉了?”“盖上有两只小鸽的是不是?”欧也纳问。“是呀。”“大概那是他心爱的东西,”欧也纳说,“他毁掉那只碗跟盘的时候,他哭了。我无意中看到的。”“那是他看做性命一般的呢,”寡妇回答。(《高老头》)——作者通过这段语言描写,从侧面表现了高老头被两个女儿压榨钱财后的窘境和痛苦。
名著阅读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阿Q正传》中的阿Q心中的革命就是“我要什么有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同时,阿Q也不许小D革命,由此可见,阿Q是旧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 |
B.“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出自林黛玉之手。“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香菱。 |
C.《天狗》中“我”所喊出的似是迷狂的语言,正是猛烈破坏旧事物的强烈表现。这种表现与“五四”时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完全合拍。 |
D.《家》通过以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为代表的青年叛逆者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 |
E.莎士比亚通过描写哈姆莱特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忧伤苦闷乃至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体现了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
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曹魏一方势力的兴亡过程。
《边城》在介绍翠翠的身世时,特别交代了翠翠母亲的故事。这一交代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