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概括分析题
读书忌
鲁迅
读书有“忌”,就是某一类书决不能和某一类书同看,否则两者中之一必被克杀,或者至少使读者反而发生愤怒。例如现在正在盛行提倡的明人小品,有些篇的确是空灵的。枕边厕上,车里舟中,这真是一种极好的消遣品。然而先要读者的心里空空洞洞,混混茫茫。假如曾经看过《明季稗史》《痛史》,或者明末遗民的著作,那结果可就不同了,这两者一定要打起仗来,非打杀其一不止。
这几天偶然看见一部屈大均的《翁山文外》,其中有一篇戊申(即清康熙七年)八月做的《自代北入京记》。有些地方极有重量,抄几句在这里——“其首顶一柳筐,以盛马粪及木炭者,则皆中华女子。皆盘头跣足,垢面,反被毛袄。人与牛羊相枕藉,腥臊之气,百余里不绝。……”
我想,如果看过这样的文章,想像过这样的情景,又没有完全忘记,那么,虽是中郎的《广庄》或《瓶史》,也断不能洗清积愤的,而且还要增加愤怒。因为这实在比中郎时代的他们互相标榜还要坏,他们还没有经历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明人小品,好的;语录体也不坏,但我看《明季稗史》之类和明末遗民的作品却实在还要好,现在也正到了标点、翻印的时候了
(选自《鲁迅全集》,有删改)
【注】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华日报·动向》。②中郎:此指曾官拜吏部中郎的明代文学家袁宏道。
第二段中作者摘抄《自代北入京记》的有关内容,有何作用?
请概述文中作者对待当时盛行阅读明人小品的态度。
“但我看《明季稗史》之类和明末遗民的作品却实在还要好,现在也正到了标点、翻印的时候了。”这句话如何理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将“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这个句子按要求改写,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1)委婉的语气:
(2)强烈的语气: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据媒体报道,河北某中学推出实行“教师全程随班办公”制度,打破传统的师生学习和办公的空间藩篱。学校每个教室后部设有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通过办公室窗户能够零距离随时观察每位学生,在办公室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有人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这种做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有人对此提出批评,认为让学生随时处于教师的“监控”之下并不是一种能起到良好教育作用的做法……
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不超过30字。
你对该中学的这一做法有什么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一场6.5级强烈地震骤然降临。顷刻之间,大地震颤,山石崩溅,房屋垮塌,生命消(yǔn)。
鲁甸之觞,中国之痛!在这危难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决策、科学部署,带领广大军民同灾难展开了英勇无畏、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斗,显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
①人们心系灾区同胞的安危,②为鲁甸加油,为生命祈祷。③根据以往地震灾害的救援经验,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仅凭“一腔热血”蜂拥至灾区,可能事与愿违。互联网上,网友们探讨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如何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媒体上,人们在对救援进展的高度关注中,多了一些对防震减灾的深入思考。
阅读第一、二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l分)
(2)阅读第二段,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l分)
第三段中①-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2)修改:1分)

给下面的漫画添加标题并指出其寓意。(标题不超过8字,寓意不超过30字)

生活处处有哲理,我们熟知的事物中往往蕴藉着独到的处世哲学,请仿照示例,选取两种其他的事物,用简洁的语言揭示其蕴含的哲理。
示例:筷子——生正直,为别人尝尽酸甜苦辣。
电梯——从不计较位置的高低,一生磊落,能上能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