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就业是撬动人民幸福的支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和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今年一月,国务院批转了七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确定了"十二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就具体实施作出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

(1)联系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依据
材料二
1.png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同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年均岗位缺口1300万以上,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此外,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还存在着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
材料三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实际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
(2)结合材料三,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首都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但在国庆前夕,北京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为了保证国庆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关部门使用科技手段,成功地进行了“人工驱雨”作业,为国庆盛典提供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天空。试分析“人工驱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16分)截至2009年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对市县依法行政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行政决策新机制逐步完善,公民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依法决策相结合的模式开始形成,越来越多的公民有序参与政府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增强。各地各部门不断探索,把行政决策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轨道。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政治意义?(12分)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4分)

(8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民主自由权利。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归国华侨等,会务费用由政府开支。
根据上述事实,应怎样认识我国的人民民主?

图表1:我国近几年税收情况表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图表3:我国09年财政重点投入领域同比增长情况表





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


(1)表1、表2、表3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上述图表所示现象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表(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时间
储蓄存款余额
2002年
9.2
2003年
10.10
2004年
12.16
2005年
14.21
2006年
15.34
2007年
17.2
2008年
20.01
2009年
24.44

注:据调查,我国居民收入的绝大部分存在银行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会有何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