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问题。
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根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blob.png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厂产品可能是()

A.电子产品 B.机电设备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关于图中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类工业可能为化学工业        
B.△类工业污染最小
C.类工业迁移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D.类工业布局愈来愈受原料的制约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B.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C.③为混合农业 D.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差 B.③生产规模小
C.②科技水平低 D.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

A.3月 B.5月 C.11月 D.9月

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病虫害少 B.离市场近 C.水源丰富 D.上市较迟

天麻是我国千年传统的药膳滋补品。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川等地。人工种植宜选山区的缓坡地,土质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由于气候不宜,北方地区一直没有大面积种植。2011年在北京昌平区,通过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实现越冬种植,“南麻北移”成功。2012年产量达30万斤,新鲜天麻开始供应首都市民餐桌。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昌平引种天麻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水源 B.交通和劳动力
C.市场和技术 D.气候和土壤

“南麻北移”成功,改造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