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经济发展相关图表。

(1)揭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说明我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必要性。
材料二 为加快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提出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调整、增设、收严、更新”的要求。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国家环境保护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邀请专家进行研讨和咨询论证,多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确保标准修订能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能满足环境管理和公众健康指引的需求。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颁发后在各地分批实施,2016年1月1日在全国普遍实施。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的宗旨及其工作的基本原则的?
材料三  2012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中强调,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也是竞争力,而且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成长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发展绿色经济,不仅可以节能减排,而且能有效地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是促进发展、转变方式的重要引擎。希望福建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3)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结合材料三谈谈应怎样促进福建绿色可持续发展?
材料四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谣言相伴而生。在各种网络谣言中,涉及环保方面的也不少,如“浙江海宁癌症村”、“杞县钴60泄漏”、“碘盐防核辐射”等。环保谣言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一些网络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而不予干预。如何防止和抵制网络环保谣言的传播,也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4)据此有人认为,大众传媒对谣言的传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防止和抵制谣言的传播应限制大众传媒的发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W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落实大学生创业项目83个,参与创业大学生102人。


(1)结合材料,分析W区创业乐园“好戏不断”的经济原因。
(2)运用政治学知识,谈谈W区政府的做法为什么能得到大学生创业者的认同。

图表

注: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根据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中国汽车生产量和消费量有可能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材料目前,几乎在所有的中国大中城市,私人轿车拥有量不断攀升,私人轿车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财富、地位的象征,而是成为相当一批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了“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但随着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燃油紧缺等负面效应也逐步呈现并有加速恶化的趋势。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回答: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汽车生产企业和政府怎样才能既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又尽量减少其负效应?

伞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传统产品,某伞业集团却不断赋予它新的功能。他们以小搏大,以雨伞为主导产品,囊括伞具、雨衣、锁具生产,把一个小产品做成了一个大产业。前学年他们敏感地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紫外线增强的新闻中意识到,防紫外线产品是个大市场。于是及时组织国内专家、技术人员研发出获国家专利的防紫外线系列新产品,一问世就畅销国内和国际市场,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控制低档伞产品数量,集团兼并了两家国有企业,在竞争中集团不断发展壮大。
结合材料,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该公司成功的经验. (14分)

2009年11月8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普降大到暴雪,其中,河北省中南部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石家庄降雪创历史纪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1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受暴雪影响地区指导工作。有关地方和部门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召开会议,分析形势,周密部署,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暴雪,取得了显著效果。
自2008年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风暴的洗礼:雪灾、暴力事件、地震、金融危机……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
结合材料,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应对雪灾的?(14分)

牛大爷曾经多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亲历了带领村民致富的艰难历程。他说,家乡的变化真不容易啊!俺村自然条件并不差,有着3112亩耕地、983亩鱼塘和3480人口。过去由于经营单一,思想保守,俺村成了出名的“贫穷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针对这一情况认真研究对策,制定并实施了“一果五金扩鱼塘”的致富方案,开发了一个300多亩的果场种植沙糖桔;引进了小五金加工企业;扩大了鱼塘面积,并大胆地将经营项目发包给村民经营,当年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不断解放思想,每年都有新举措,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集体经济,使得俺村一跃成为本地有名的富裕村。
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该村是如何成为本地有名的富裕村(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