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图中山脉B为 ,该山脉是 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2)图中确定地理区域分界线A的主导依据是 。区域②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
(3)黄河中游地区旱涝灾害较严重,结合延安的气候统计资料图,分析该区旱涝灾害突出的原因。 。
(4)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杭州的小明乘火车沿 线、京广线到广州观看了12日的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小明看到了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运动员(如图),小明通过现场解说员的解说知道了他们来自西亚,信仰宗教是 。
(5)京沪高铁于2011年6月份投入运营,使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工业区的联系更加便捷。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可知,与京津唐工业区相比较,沪宁杭工业区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
(6)在京沪高铁线上,桥梁里程占全线长度的80%左右(如图),全线优先采用这种“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有 。
①方便地面车辆和行人出行 ②节约投资成本
③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④方便沿线藏羚羊等动物的穿行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
读“某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A点的海拔是_____米,B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
(2)图中①②③三处虚线条中,哪一处不是河流,对应的填数字代码 为 。
(3)图上量得A 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cm ,那么AB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_____
(4)甲村在乙村的_____方向
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并按下面的提示完成相关要求.
(1)根据气温曲线图,甲、乙两地气温特点很相似,都是夏季气温较 ,冬季气温较 ,且最冷月气温均在 ℃以上.
(2)根据降水柱状图,甲、乙两地降水特点有很大的差异,甲地 季多雨,乙地却 季多雨.
(3)从分布上来看甲地位与大陆的 岸,乙地位于 岸。我们学校所在地与 地(填甲或乙)的气候特征相似。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亚洲南部、‚ 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A和D区域由于 、B区域由于 、C区域由于 等原因人口稀疏。
(2)图中①地区居民主要为 人种,其通用语言 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②地区居民主要为 人种,其西部的国家使用的语言 是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其主要信仰的宗教 是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大洲或大洋名称:
A ; B ; C ;
;‚ ;ƒ .
(2)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南极洲、 洲和 洲.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 (东或西)半球.
(3)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所在的大洲的字母代号是 ,该洲与B洲的界线是 .
(4)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从 洋的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说.
读下图“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为 (东、西)半球图。图中A是 洲,该洲主要位于 (南、北)半球。
(2)B为 洲,它的大部分范围属于 (高、中、低)纬度,属于 带。
(3)图中b地位于a地的 方向。
(4)_ 运河是A, B两大洲的分界线。
(5)a点所在的经线度数为_ 。
(6)D属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