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纷纷提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议案。据此完成问题。促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
B.很多地区资源严重短缺,工农业经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
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循环经济的是( )
A.秸秆焚烧还田 | B.矿渣生产水泥 |
C.垃圾转移国外 | D.污水灌溉农田 |
图10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10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②该国的主要纤维经济作物为棉花和亚麻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工业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A.小麦 | B.棉花 | C.黄麻 | D.水稻 |
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a工业区 | B.b工业区 |
C.c工业区 | D.d工业区 |
图8为“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9为“不同纬度的四地高度相同垂直竖立的旗杆,正午时旗杆顶点的影子周年变化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 8图9图8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及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m和b | B.n和b | C.s和t | D.d和e |
图8中s地区的影子与图9中对应的可能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7为“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 B.纬度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约为16~21℃,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洋流 | D.地形 |
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图7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 D.喜阴喜湿的特点 |
适宜在该种气候生长的果树是
A.葡萄 | B.香蕉 | C.荔枝 | D.苹果 |
图6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6上述“某月”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 B.低温少雨 |
C.温和多雨 | D.炎热干燥 |
图5为“30°N附近四条河流的河口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5按流程的长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丁乙丙 | B.甲丁丙乙 | C.乙丙丁甲 | D.丁丙乙甲 |
下列对四条河流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是世界著名的黄麻产区 | B.乙处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
C.丙处是所在国最大的工业区 | D.丁处是所在国最大的林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