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4分)
材料:见图Ⅰ和图Ⅱ。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多选)( ) (3分)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分)
从数据中发现、分析、归纳、表达地理信息,并进行解释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读下面四地气候类型数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表中数据上行:平均气温(℃) 下行:降水量(mm)*
气温取约数。年平均气温与实际数误差1 ℃以内。
(1)甲所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描述乙所示气候类型的特征。
(3)比较马尼拉与新德里气候特征的差异。
下图为美洲大陆略图,图中是西海岸部分地区1、2月和7、8月降水(单位:mm)资料。读图回答题。下列地区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旧金山、圣地亚哥 | B.利马、阿卡普尔科 |
C.温哥华、圣地亚哥 | D.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 |
每年7、8月间,受西风带控制的是( )
A.旧金山、圣地亚哥 | B.利马、阿卡普尔科 |
C.温哥华、圣地亚哥 | D.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 |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有摩擦力时,D点的风向V,以及空气质点所受的三种力f1、f2、f3,并标注名称。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①被称为,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②被称。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M、N两条线中,可能形成锋面的是。
(4)图中B、 C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气压中心,它切断了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半年后,A处盛行季风,性质是,B处盛行季风。
(3)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极锋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3)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错选、漏选不得分)
A.热的地方成低压,冷的地方成高压 |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
D.西风温和干燥,信风高温湿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