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
A.有良好的海运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
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草场 |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 |
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 |
读城市发展模式图,回答14~15题。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因素与郊区城市化的形成无关的是( )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
C.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增加 |
D.城区与郊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 |
读“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11~13题。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 B.婚姻家庭 | C.政治因素 | D.经济因素 |
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丙 | D.乙、丁 |
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9~10题。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 B.③④ | C.④⑤ | D.②⑤ |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阶段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 B.政治因素 | 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 D.社会文化因素 |
该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7~8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C.更高的收入 | D.更优的自然环境 |
读图,完成5~6两题。表示我国的是 ()
A.a | B.b | C.c | D.d |
急需引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国家是()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