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三:无锡地区2010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 ℃,比往年高2.5 ℃;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 ℃,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4)有关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地区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呼伦湖水系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其土地利用变化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呼伦湖水系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1950—2005年呼伦湖水系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图
(1)呼伦湖水系的河流最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的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
(2)呼伦湖属于________(淡水或咸水)湖,该湖盛产的呼伦贝尔白鱼肉质鲜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呼伦湖水系近50年以来农业用地的变化特点及对呼伦湖的水环境影响。
(4)为了防止呼伦湖水系区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请你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有着重要的地缘位置和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与中国共有边界3300公里,在经济、能源等多方面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亚简图
材料二:2011年哈萨克斯坦对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构成表(表2)
主要商品(单位:亿美元) |
|||||
出口 |
原油、凝析油 (41.04) |
精炼铜及铜合金(8.13) |
铁矿石(3.68) |
铜矿石(2.29) |
铬矿石(1.07) |
进口 |
钢管道(11.31) |
钻机、掘进机、打桩机、铲雪机等施工机械(1.36) |
无线通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1.07) |
推土机、平路机、铲送机、挖土机等工程机械(1.01) |
载重车辆(0.80) |
(1)中亚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2)近年来,里海沿岸国家对里海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主要原因是里海沿岸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资源。
(3)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总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但现在不足5万平方公里。分析其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4)塔吉克斯坦水能资源蕴藏量5270亿立米,居世界第八位。分析其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5)哈萨克斯坦对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以____________为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西藏“一江两河”及拉萨、日喀则、那曲三地某年老年抚养比(γ)和少年儿童抚养比(δ)图。
材料二西藏传统农牧业依托生态资源创造经济财富,但破坏了珍贵的生态资源。目前,西藏民族手工业迅猛发展,如牛角梳、藏纸(由树皮和一种叫狼毒草的有毒性的野草制成)、卡垫(用牛皮、青稞秆或干草等制成)、邦典(毛织围裙)等,其生产和消费基本融入到生态循环之中,将大量农业人员从农牧业生产中转移出来。
(1)决定少年儿童抚养比高的关键性因素是 ;与拉萨相比那曲人口抚养比高,列举其导致社会负担过重的具体表现。
(2)简析西藏羊八井开展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
(3)分析西藏传统民族手工业是如何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
陕西省资源丰富,环境独特,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陕西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化为其它各类用地的比重单位:%
园地 |
林地 |
牧草地 |
居民用地 |
交通用地 |
水域 |
未利用土地 |
|
渭南 |
63. 57 |
6. 82 |
3. 21 |
12. 53 |
2. 75 |
4. 27 |
6. 65 |
西安 |
42. 29 |
4. 68 |
0. 05 |
41. 07 |
5. 01 |
3. 93 |
2. 97 |
咸阳 |
69. 09 |
8. 33 |
1. 91 |
11. 61 |
1. 45 |
0. 82 |
3. 54 |
宝鸡 |
44. 31 |
26. 60 |
6. 04 |
12. 55 |
2. 05 |
3. 48 |
4. 89 |
注:“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经济作物用地,常见有果园、茶园、橡胶园等。
材料三: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渭河中下游则流淌在宽阔的河漫滩平原上。夏季泾河含沙量极大,冬季则骤减。
(1)关中平原地处秦岭向 (地形区)的过渡地带;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冬季气温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2)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
(3)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4)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目前以能源采掘业为主。简析该地建设能源化工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5)西咸新区打造“渭河生态文化走廊”可能会有哪些举措?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甲为伊犁河流域局部图,该流域降水丰富,图中阴影部分(甲地)年降水量约为700毫米。图乙为伊宁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土壤有机碳(TOC)和氧化铁(Fe2O3)含量是反映一定气候条件下植被覆盖率和生物量的重要指标,揭示地表植被生长的状况,进而反映当时气候的干湿条件。图丙示意“伊犁河谷某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和氧化铁曲线变化图”(虚线为平均值),反映了距今3710年的气候变化。
材料三花蜜来自植物的蜜腺,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和光合作用制造成的,除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外,多余的就贮存在植物体内。该地区蜜源分布广、数量大,蜜源品质高,素有“蜜库”之称。
(1)分析甲地与伊宁市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推断伊犁河谷地区3710年前至今气候的干湿变化情况。
(3)分析材料三所示地区成为高品质“蜜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