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绿、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增大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 |
B.如果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
C.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
D.如果减小双缝的每条缝的宽度,而不改变双缝间的距离,![]() |
用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照射双缝,在光屏上偏离中心的P点处恰好出现亮条纹,则()
A.改用波长为2![]() |
B.改用波长为![]() |
C.改用波长为2![]() |
D.改用波长为![]() |
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使用的双缝间距离d=0.1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m,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亮纹的间距是3.8cm,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λ是多少?假如把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是4/3的水中,这时屏上的条纹间距是多少?
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两根金属杆间隔一定的距离摆放在导轨上,且与导轨垂直,两金属杆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两杆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杆与导轨间摩擦不计,现将杆2固定,杆1以初速度v0滑向杆2,为使两杆不相碰,则两杆初始间距至少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停放着A、B两辆小车,质量分别为M和m,M>m,两车相距为L。人的质量也为m,另有不计质量的一根硬杆和一根细绳。第一次人站在A车上,杆插在B车上;第二次人站在B车上,杆插在A车上。两种情况下,人用同样大小的力拉绳子,使两车相遇。设阻力可忽略不计,两次小车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
A.t1=t2 | B.t1<t2 | C.t1>t2 |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