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15亿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16亿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或16.6亿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9亿 |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 | B.15.1亿或16.6亿 | C.约8~9亿 | D.约14~15亿 |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地区开放程度 |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 D.国家人口政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美国老年人从东北部迁往西南部的“阳光地带”,其主导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 B.政治因素 | C.婚姻家庭因素 | D.社会经济因素 |
下图为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统计图。回答2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
A.甲和乙 | B.乙和丁 | C.丙和乙 | D.乙和丙 |
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
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④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庐山的地质构造属于下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3.10是洋流流经某中低纬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指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南半球暖流 ②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寒流 |
B.①南半球寒流 ②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暖流 ④南半球暖流 |
C.①北半球暖流 ②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寒流 ④南半球暖流 |
D.①北半球寒流 ②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暖流 |
下图为锋面示意图,a、b、c、d四地大致位于北半球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