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问题。
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及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亚欧大陆60°N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
B.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
C.乙地受暖流及西风影响
D.乙地濒临海洋,丙地深居内陆

在正常情况下,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B.南极洲的温度低于甲地
C.北印度洋洋流向东流动
D.亚欧大陆上受高压控制

以下关于甲、乙、丙的正确说法是()

A.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B.甲地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甲乙之间的地带每年都有凌汛现象
D.丙地是人口密集区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面积
人口


发电量
汽车
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德国%
2.5
1.3
5.1
7.0
4.5
14.2

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

A.发达的工业国 B.发达的农业国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C.全国林业基地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

A.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 B.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
C.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D.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

下图为大洋中某岛位置图,判断下列各题。

该岛甲、乙两地的降水差异状况及成因正确的是(  )

A.甲地降水多于乙地,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B.甲地降水少于乙地,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
C.甲地降水多于乙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D.甲地降水少于乙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有关该岛中甲、乙两地附近海域盐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受洋流影响,甲地盐度可能高于乙地
②受蒸发量影响,甲地盐度可能低于乙地
③受降水量影响,甲地盐度可能高于乙地
④受地表径流影响,甲地盐度可能低于乙地

A.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读“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B.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C.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D.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

由图可知,陆地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下图为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 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a、b两河流域之间的山脉,其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地形 D.纬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