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江苏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农业经营制度改革 
③单位面积产量增大 
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94~2005年,江苏省粮食产量迅速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
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②农业经营制度改革
③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 
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有           (    )
①人均耕地少   
②劳动力资源短缺
③光热资源不足 
④水旱灾害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专业村是指某一农村的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及与之相关联的生产或服务活动,该活动的经济总量构成了这个村的经济总量的主体。下面两图为河南省的地形和四种类型专业村的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

图中四种农作物的种植受地形和气候因素限制最明显的是(  )

A.苹果 B.茶叶
C.花卉 D.蔬菜

下列对图中各类专业村的区位分析,正确的是(  )

A.离城市越远越利于茶叶、蔬菜专业村的形成
B.平坦的地区有利于苹果、茶叶专业村的形成
C.土地资源丰富利于蔬菜、苹果专业村的形成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花卉专业村的形成

读某年我国各省区人均碳足迹(即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人·年)示意图,完成小题。

我国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特点是(  )

A.北多,南少       B.西南多,东北少
C.东多,西少 D.沿海多,内地少

影响我国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产业结构
C.技术水平 D.交通运输

下图为某社区在2005~2009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出、迁入数量的统计图。读图回答:该社区5~24岁人口净迁入约(  )

A.750人 B.950人
C.1 250人 D.1 750人

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回答小题。

流域
流域面积
/×104 km2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径流总量
/×108m3
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
水资源利用率*/%
珠江流域
45
1 470
3 338
12.3
18.5
淮河流域
27
920
622
63.3
59.4

 注:标*的为2005年的数据。
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A.淮河流域面积小
B.珠江流域年降水量大
C.珠江流域径流总量大
D.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大

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 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多少倍(  )

A.2.5 B.5.4
C.13.4 D.3. 2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刻,M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北京正处于白昼;OM平分∠FOH。据图回答小题。

M点距图示半球极点的最大距离约为(  )

A.2 600 km  B.2 800 km
C.3 000 km D.3 200 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刻,全球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相等
B.此时,我国乌鲁木齐还没有日出
C.这一天,纽约的昼长短于台北的昼长
D.此时正值欣赏哈尔滨冰雪景观的季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