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示主要地形区是         ,概述该地形区的整体地形特征:                                                                       
⑵流经该地形区的河流主要有                                              
⑶该地区产生伏旱的主要原因是         ,同纬度东部地区也多伏旱天气,但有时因多          (降水类型),对高温干旱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⑷为减轻旱灾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保护气候的决议以来,经历了21年马拉松式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大会。哥本哈根会议,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被喻为“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其主题为“气候变化”。
(1)当今世界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二: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

(2)为什么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材料三:2009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3)请你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合理措施。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正式批准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之后,国家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出台的又一重大区域性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简述中部地区在我国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规划》的突出亮点是构建点线结合的空间开发格局,以“两纵两横”经济带和六大城市群为核心,加快重点地区发展。
(2)简要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2006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确立了中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简称“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定位,明确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任务。
(3)请列举中部地区的优势能源种类及两个以上主要产地。
(4)描述M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请你就M地农业发展方向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读我国两局部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处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为______农业,简述该地农业如此分布的有利的自然因素。
(2)乙区域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近年来其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下降,而面向城市和出口为主导的花木、蔬菜等种植发展较快,试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材料一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的心脏的动脉。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9.5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和生机。
材料二黄河流域简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甲处为何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可能原因。
(2)简述乙处荒漠化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
(3)A城为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是______,分析其有利区位因素。
(4)对比丙丁两处河流水文特征的异同。

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 “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材料二: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
(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为什么坐北朝南建筑?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