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共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共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千米,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亚欧”的独特区位优势。甲、乙两图为该地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发展“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⑴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一路”是指 。
⑵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的区位条件。
⑶图甲中A处的地形类型为 ,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
结合甲乙两图简析甲图所示主要地形的成因。
⑷运用所学原理,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色红、质优的自然优势条件。
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18分)
(1)根据图中工业布局,该地主导风向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工业区位除考虑风向外,还具有两个特点:
①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处建有一大型服装批发城,这里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市计划在B处建该市商业中心,是否合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我国三个年代的四项人口指标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1949年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2)1965年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
(3)1985年我国人口增长呈现________的特点,该年人口净增长____________万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模式与农村人口增长模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读下面两著名海峡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甲乙两海峡附近区域的气候特征。
(2)甲、乙两海峡沿岸地区主要的农产品分别有哪些?
(3)1月,一艘由甲海峡开往乙海峡的轮船,经过甲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乙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
资料1:见表。
地区 |
总人口占世界(%) |
占世界(%) |
水资源总量() |
水资源年开采量() |
水资源年人均开采量() |
水资源利用结构(%) |
||
生活 |
工业 |
农业 |
||||||
北美洲 |
7.9 |
27.3 |
6443.7 |
608.44 |
1451 |
9 |
42 |
49 |
南美洲 |
5.6 |
9.3 |
9526.0 |
106.21 |
332 |
18 |
23 |
59 |
资料2:见图15。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1)~(3)题。
(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是受的影响。
(2)有关亚马孙河的描述,可信的是(填正确项字母)。
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二、三米的大圆叶 B.含沙量很大
C.发源于西部高大山系,流经平原地区 D.流量季节变化大
E.其流域夏季降水少 F.其河口海域变成了“淡水海”
(3)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水资源开采率北美洲比南美洲。
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半球。甲岛周围的水域属于()洋,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洋。
(2)乙岛主要是由()(内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为主,地势特点是()。
(3)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岛,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