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为五个城市所在地;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乙、丙三地发展种植业的农业特色各是什么?乙、丙两地相比较热量差别及原因各是什么?
⑵①地成为我国最早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有                                                                                                  
⑶③、④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③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④城市主导工业及容易出现的城市污染问题是什么?
⑷⑤城市所在的河段在冬春交替的季节容易出现         ,在此河的        段也会发生此现象。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陕西省陕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1990-2010年陕北地区耕地变化面积及其在总耕地面积中的比例。

(1)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2)说出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简述陕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方式。
(4)简析陕北地区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耕地总面积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图2为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读图完成(1)~(4)题。

(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的主要特点。
(2)比较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3)指出松花江汛期出现的季节,并解释其成因。
(4)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简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设北半球一点P在北纬φ度(66.5°≤φ≤90°),太阳直射点在北纬δ度
(0°≤δ≤23.5°),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
材料二 图解法求午夜太阳高度角示意图(见下图)。

(备注:在上图中太阳光线是平行照射地球的,MR为P点的地平圈,PK为P点所在纬线的延长线,MO为赤道的延长线,N、S为两极点;H0为P点0(或24)时太阳高度角,即∠LPR。)
材料三极昼地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与午夜太阳高度示意图(见下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推导出P点午夜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为
(2)根据材料三判断,图中的某地在半球。该日某地的太阳升落方位可以表述为:南升落。
(3)如果H0=5°,H=35°,则该地的纬度位置是,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分析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这天海水受到的潮引力最大,形成钱塘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壮丽景象。

材料二杭州七堡观潮点历年潮汐次数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钱塘江口示意图。

材料四丁字坝是一种水利工程设施,是一段与堤坝近乎垂直并伸入江水中的堤,呈丁字形,可以减轻潮水对堤塘的冲击,延长堤塘的使用寿命。海宁老盐仓附近集中建造了丁字坝。
(1)从天文角度看,形成钱塘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景象的主要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其中_________位于中间。
(2)根据材料,描述七堡观潮点潮汐的次数变化特点,并推测原因。
(3)从水情角度分析海宁老盐仓附近集中建设丁字坝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