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为五个城市所在地;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乙、丙三地发展种植业的农业特色各是什么?乙、丙两地相比较热量差别及原因各是什么?
⑵①地成为我国最早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有 。
⑶③、④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③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④城市主导工业及容易出现的城市污染问题是什么?
⑷⑤城市所在的河段在冬春交替的季节容易出现 ,在此河的 段也会发生此现象。
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2)A、B、C、D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B、C、D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3)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写出具体风向)。
(4)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______风(写出具体风向)。
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③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其方向是
(3)实际近地面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此图表示的地区在 (南或北)半球,理由是。
(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理由是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日期是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A点此时正值日出还是日落?。该地当日的昼长约小时。此时①(1°N)、②(40°N)、③(34°S)、④(23°N)四地按夜长由长到短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四地自转角速度都等于 。
(3)这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的范围是 ,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 。
(4)此时北京时间是 。
(5)A点处于五带中的带。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2)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13),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12的B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在B图上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图12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C位置的节气是______,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_______; B→D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
。
(3)图12中B→C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填图13中的数字)移到 (填图13中的数字),此阶段北京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是 。
(4)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如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日无锡昼长为_____小时。
(5)形成图16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的存在。
图11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中,表示地球公转轨道的是_____。
(2)(2)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生物繁衍生长提供了 。
(3)如果人类想移居外行星,该行星需具备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