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导致清朝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
| A.政治 | B.宗教 | C.交通 | D.军事 | 
使辽宁成为我国现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最多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资源开发 | B.交通 | C.自然要素 | D.宗教 | 
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 A.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 
| B.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市发展的条件 | 
| C.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 
| D.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 
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 A.住宅区 | B.工业区 | C.商业区 | D.文化区 |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 B.从亚洲迁往非洲 | 
| C.从北非迁往西亚 | D.从欧洲迁往亚洲 |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 B.从河北流往吉林 | 
| C.从广东流往北京 | D.从湖北流往重庆 |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 D.甲地优美的环境 |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 
  
| A.16.7% | B.14.3% | C.0.9% | D.1.2% | 
  
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出生率高 | B.人口死亡率低 | 
| C.大量人口迁入 | D.原有人口基数小 | 
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
| A.人口老龄化突出 |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 
| C.社会劳动力不足 |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 
图为我国两种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设计①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 B.消费市场 | C.工资水平 | D.国家政策 | 
沿线路①、②均能看到的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 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 D.暖温带草原 | 
两种资源调入区的共同环境问题是
| A.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 | B.环境污染、水土流失 | 
|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 D.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 
图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年龄系数示意图。其中A为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一定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题。
 由图可知
| A.B为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 
| B.2020年世界上的老人将多于少年儿童 | 
| C.1990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 
| D.2050年世界老龄化程度有不断降低的变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