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
B. |
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
C. |
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
D. |
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
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槽上由静止滚下,钢球运动到水平面上碰到静止的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
钢球能从斜槽上滚下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
B. |
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 |
C. |
钢球在斜槽上向下滚动时,它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
D. |
木块被撞出一段距离,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下表中一些气体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 )
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
物质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氢气 |
密度/(kg•m ﹣ 3) |
1.25 |
1.43 |
1.98 |
0.09 |
A. |
20kg |
B. |
200kg |
C. |
1000kg |
D. |
2.0×10 5kg |
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这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与乙 |
B. |
甲与丙 |
C. |
乙与丁 |
D. |
丙与丁 |
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
B. |
|
C.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