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如图所示的金属圆柱体(底面积为S,侧面带有间距均为2cm的刻线),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足够深的水槽、足量的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内部的压强跟水的深度成正比
要求:(1)请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导体的电阻跟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的猜想大体相同,也就是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系。如图是探究导体电阻和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AB、CD、EF,GH是两种材料不同的导体,且SEF=SGH>SAB>SCD。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大小的;
(2)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能否在AB和CD中任选一个和EF进行比较,因为。
(3)下表是一研究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
。
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薇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看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2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0A,I2=A,I=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5)小敏连接了如图1的实物连接图,此时,电流表测的是(选填“L1”、“L2”、“干路”)的电流;若要测灯L2的电流,请你在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在需改动的导线上打“×”,再画出重新连接后的导线)
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丙所示.请你回答
(1)图乙中,________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
(2)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像图丙时指出:图像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奥妙: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2)乙、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图;
(3)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6 |
98 |
98 |
98 |
(4)根据记录的数据,你发现第min的数据记录有问题,进行修正后在图丁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6)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7)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写出一条即可)
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和。
(2)用试管装加热物质放在烧杯中进行加热,好处是。
(3)该物质的熔点是℃。
(4)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态。(填“固”或“液”)
(5)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