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文字在语法、标点上存在5处错误,请先写出有错误的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元旦期间,“低碳”系列活动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②在《我的低碳足迹》科普小游戏里,同学们化身为一粒粒棋子,③组成红黄蓝绿四个小队,争先恐后地跳跃在一个个写有低碳知识的小方格里,学习低碳知识,争当低碳小能手。④在同学们体验了快乐的低碳游戏之后,还可以参与“低碳小实验”,寻找二氧化碳的足迹。⑤也可以利用废纸屑,通过简单的操作自制再生纸,充分感受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再利用。⑥整个活动现场气氛异常激烈,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在讨论着对于活动中的低碳知识。
填上下文中①②两句,使全段文意贯通。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全身;生命又像①。但要记住:②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某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激烈。假定你打算应聘,请你按不同目的写一句话,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受聘。每句话不能超过20个字。
目的(一):应聘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二):应聘播音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读者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下边是他和营业员的对话:
读者:请问有没有《现代汉语词典》卖?
营业员:卖完了。(1)
读者:本市哪家书店可能有?
营业员:不知道。(2)
读者:贵店什么时候能到货?
营业员:不知道。(3)
营业员的三次回答既简明又如实,但读者不仅感到扫兴,而且心中不是滋味。试为营业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读者有亲切感和心理满足感,但不能改变原意
(1)改为:
(2)改为:
(3)改为:
李大华和王强是多年的同学,王强的父亲在图书馆工作。李大华写信向王强的父亲借一本杂志。下面是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四处不得体或不明确。请把它们找出来,并作修改。
我虽然没有见过您,但我和您的儿子是多年的同学,今有一事相求。高考在即,我急需《半月谈》1--24期,不知你单位是否有这本杂志。如果有,请设法帮我借到;如果没有,请抽空告诉我,以免误事。
(1)应改为
(2)应改为
(3)应改为
根据下面所给的情境,请你作出最为得体的回答。
情境:你的一位朋友送你一张电影票,约你一同去看电影,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