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明史·周顺昌传(节选)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A)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延框、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B)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C)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窬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D)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明史·纪事本末·魏忠贤乱政》(节选)
士民素德顺昌,闻其逮,不胜冤愤。吴令陈文瑞,顺昌所拔士也。夜半叩户求见,抚床为恸。顺昌曰:“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耳。毋效楚囚对泣!”颜色不变,语良久,令请顺昌入治装,举家号恸。顺昌笑曰:“无事乱人怀也!”顾案上有素榜,徐曰:“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我向许之,今日不了,亦一负心事。”乃题“小云栖”三字,后识年月,投笔而起,改囚服,出门。士民拥送者不下数千人。顺昌出赴使署开读,巡抚毛一鹭至署,诸生五六百人,王节、杨廷枢、刘羽仪、文震亨等遮中丞,恳其疏救,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
从下列词里选取恰当的填入《周顺昌传》括号内
①则②及③乃④与⑤然⑥以
A             B            C            D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顺昌好为德于乡士民素德顺昌
B.顾案上有素榜诸司不复相顾
C.闻逮者至,众咸愤怒闻其逮,不胜冤愤
D.颜色不变,语良久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

下列加点字与“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中“属”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查明属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给下列句子断句,用“/”表示。
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
翻译下列句子:
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耳。毋效楚囚对泣!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峻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 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汝何为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斩错。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错常请间言事 数:多次
B.口多怨,汝何为也让:责备
C.吾亦之恨:痛恨
D.吾不忍见祸身逮:及、殃及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辩得幸太子其无礼于晋
B.后使中尉招错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C.刘氏安矣,晁氏危矣今行无信
D.汝何也谁大王为此计者?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简要概括第Ⅰ卷文言文中晁错的形象特点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选自《孟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东海太守濮阳汲黯为主爵都尉。始,黯为谒者,以严见惮。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其治务在无为,引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时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日:“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贵、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日:“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日:“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那!”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大将军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上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御史大夫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及汤败,上抵息罪。
使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十岁而卒。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黯为人,性少礼倨:傲慢
B.群臣或黯数:责备
C.黯加于平曰 遇:对待
D.诈足以非饰:装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黯为谒者,严见惮赵亦盛设兵待秦
B.陛下内多欲外施仁义涂有饿莩不知发
C.病满三月示赵弱怯也
D.群臣无二而耻学

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己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5分)
(2)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
汲黯在为人处世上极富个性特征,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义牛者,宜兴铜棺山农人吴孝先家水牯牛也。力而有德,日耕山田二十亩,虽饥甚,不食田中苗。吴宝之,令其十三岁子希年牧之。希年跨牛背,随牛所之。牛方食草涧边,忽一虎从牛后林中出,意欲攫希年。牛知之,即旋身转向虎,徐行啮草。希年惧,伏牛背不敢动。虎见牛来,且踞以俟,意相近即攫牛背儿也。牛将迫虎,即遽奔以前,猛力触虎。虎方垂涎牛背儿,不及避,蹼而仰偃隘涧中,不能辗。水壅浸虎首,虎毙。希年驱牛返,白父,集众舁虎归,烹之。
他日,孝先与邻人王佛生争水。佛生富而暴,素为乡里所怨,皆不直之,而袒孝先。佛生益怒,率其子殴死孝先。希年讼于官。佛生重赂邑令,反杖希年。希年毙杖下,无他昆季可白冤者。孝先妻周氏,日号哭于牛之前,且告牛曰:“曩幸藉汝,吾儿得免果虎腹。今且父子俱死于仇人矣!皇天后土,谁为我雪恨耶?”牛闻之,大怒,抖搜长鸣,飞奔至佛生家。佛生父子三人,方延客欢饮,牛直登其堂,竟牴佛生,佛生毙,复牴二子,二子毙。客有持杆与牛斗者,皆伤。邻里趋白令,令闻之,怖死。
注释:舁:抬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吴宝之”中的“宝”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粪土当年万户侯 B.纵之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笔落风雨,诗成泣鬼神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虎垂涎牛背儿/延客欢饮
②皆不之/牛登其堂

A.①意思相同,②不同 B.①②意思均相同
C.①意思不同,②相同 D.①②意思均不同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虎见牛来,且踞以俟,意相近即攫牛背儿也。
(2)邻里趋白令,令闻之,怖死。
文中刻画的“水牯牛”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上文选自《》,作者柳宗元,字___。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名我当()(2)其欲舒()
(3)而幼孩()(4)得养人()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A.莫能如也 B.故不我若也
C.吾又何能为哉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简析本文对比与映衬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