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问题。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 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 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 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 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 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 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 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工业区中哪个不是技术导向型工业区?

A.日本的硅岛 B.美国的硅谷
C.意大利的中部和东北工业区 D.德国南部地区

关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

A.分布于意大利南部,被称为“第三意大利”
B.生产过程分散,不能实现规模经营生产
C.工业大多分散在城镇,甚至农村,称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D.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回答26-27题:

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因素是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鞍钢工业基地效益越来越差,在整治过程中可以向鲁尔区借鉴的经验有
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优化环境 ④从外区调入大量淡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右图a和b,完成23—25题。

图a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工序联系
B.地理空间联系
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

图b表示

A.工业集聚
B.地理空间联系
C.工业的信息联系
D.工业分散

图b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

A.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B.获得技术支持
C.减轻污染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右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21—22题

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右图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引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