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诗歌鉴赏。(2分)
早 行
宋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一种用兽毛(不一定是驼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湿透。
选出对《早行》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这首七言律诗意境高远。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味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
B.诗人穿上“驼褐”,其上路之早可见。而“露侵驼褐”,以至于感到“晓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而星斗分外明亮则反衬天色之暗。
C.“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稻田深处草虫鸣”,寂中有声。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梦”过桥,这静中之动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独自在外漂泊的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李白的《行路难》,完成小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作者矛盾心里的连续的四个动词是:
为了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作者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用四字短语来概括是:
你是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用自己的话描绘“带月荷锄归”的优美意境。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3分)

诗歌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对象都一样,但写法各有不同,请概括这两首诗在写法上主要的不同点。

《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描写的是荷花,但写的是不同生长期的荷花,请作简要概括,然后指出各自的特点。

阅读《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完成题目。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
写出这首诗中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