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问题
Ⅰ.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blob.png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可用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合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
③为了控制试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理由是:
Ⅱ.双酚A是一种化工原料,对动物生殖机能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双酚A对中国林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的影响"实验。主要过程是:将性成熟雌蛙分组,实验组置于含双酚A的水体饲养,同时作空白对照。一定时间后检测雄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并对精巢进行制片镜捡。结果显示,实验组芳香化酶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精子发育异常。请回答:
(1)已知芳香化酶能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据此推测双酚A进入雄蛙体内后,使其体内雌性激素水平,从而导致精子发育异常。为比较双酚A和雌性激素对精巢机能的影响,可另设置一水体中含的实验组。
(2)对精巢镜检时,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的形态和熟目,以区分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细胞,并统计精于发育异常比例。
(3)林蛙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后经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的结合产生调节作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下图1表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图2、图3表示细胞内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1所示的细胞②的主要成分是。图3中的①结构应该与图1中的[]相同
(2)图2、图3分别表示两个生理过程,两图中可能为同一物质的是图2中的[]与图3中④。
(3)图2中的3为,图3中②搬运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为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距北京市中心最近的、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这里生存着多种多样的沉水植物(多种水草)、挺水植物(荷、菖蒲、芦苇等)和陆生植物。还生活着以蝗虫为主的多种昆虫。水中有螺、沼虾、鱼类。此外还有蛙、蛇、鹭、野鸭以及野化的家猫等动物。回答以下问题:
(1)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早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结构。
(2)对运动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①上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
②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
③若用大量的杀虫剂杀除蝗虫等“害虫”,不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原因有(从两个方面分析):
(3)圆明园是北京地区金线偶褶蛙的唯一产区,为了解这一物种在该区的,对其进行了取样研究,第一次捕获120只,测量并作标记后释放,两周后,再次捕获的100只中有15只带有标记,此环境中大约有金线侧偶褶蛙只。
(4)近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有计划的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对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下表表示果蝇6个品系(都是纯系)的性状和携带这些基因的染色体,品系②~⑥都只有表中的一个性状是隐性性状,其他性状都为显性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品系






性状
野生型
残翅
黑体
白眼
棕眼
紫眼
染色体

II(a基因)
II
X(b基因)
III
II

(1)如果研究果蝇的基因组,应测定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形成果蝇棕眼、紫眼的直接原因与色素形成有关,形成色素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每一反应各需要一种酶催化,这些酶分别由相应的基因编码。该实例表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
(3)研究伴性遗传时,选择上表中(填标号)品系之间交配最恰当;用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翅和眼的性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时,选择(填标号)品系之间交配最恰当。
(4)让品系②的雌性个体与品系④的雄性个体进行交配,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可能有
(5)在正常情况下,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残翅果蝇的数量不到长翅果蝇的5%,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要分析原因。
(6)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灰体(V)与黑体(v)这对相对性状遗传研究。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果蝇都是黑体,现有一保用含有这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基因型,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

如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在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两个时间点即a时和b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图乙中的B点,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
理由:
(3)图丁中在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倍。
(4)图乙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H]的含量(填“多”或“少”)。如果在图乙A点时温度降低,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图丙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
③由此进一步推出,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关?
原因是

将酵母菌研磨,取一部分匀浆离心,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将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进行以下几项实验:
(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三支试管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丙酮酸溶液,三支试管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实验一,三支试管中的产物分别是:
甲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发光物质),重复实验一和二,从理论上分析,发光最强的是___________试管(填实验组号和试管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