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至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在京举行。本届人大到会代表 2988人,他们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 个选举单位,各方代表均占一定比例。这说明我国
A.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
C.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 D.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
2006年10月3日《大众日报》报道:“如今在五莲,村民参政议政热情高涨,村官要看村民的脸色行事;政绩不佳,亮相就很尴尬,严重的还会被‘弹劾、罢免’。”这种现象体现的是
①村民参与了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②村民行使了政治权利和履行了政治性义务
③村民依法参与了民主管理和监督
④村民参加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意味着
A.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 |
B.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也占统治地位 |
C.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
D.国家的完善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连系的 |
中华民族崇尚亲邦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我国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 | B.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进入新世纪以来,“金砖四国”(因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组成“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发动机。统计显示,四国目前所占全球经济份额上升至21.4%。有组织预计,2009年四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达到70%,2040年四国经济规模可能会超过七国集团。上述事实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B.南北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全球最突出的问题 |
C.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
D.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逐步向多极化演进 |
当今世界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障碍是()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B.民族矛盾和领土纷争 |
C.宗教问题 | D.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