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 | 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
B. | 电势能逐渐增加 |
C. | 动能逐渐增加 |
D. |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有四个小球构成菱形,其带电量如图所示。图中-q与-q的连线跟-q与+Q的连线之间夹角为α,若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正确的关系式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装置处于真空中,现有质子、氘核和α粒子都从O点由静止释放,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最后粒子均打在与OO′垂直的荧光屏上(已知质子、氘核和α粒子质量之比为1∶2∶4,电量之比为1∶1∶2,不计粒子的重力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种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2∶1 |
B.三种粒子飞出偏转电场时的速率之比为![]() |
C.三种粒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不同 |
D.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1∶2 |
如图所示,a、b、c、d为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且ab∥cd、ab⊥bc,bc=cd=2ab=2l,电场线与四边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φa=20V,φb=24V,φd=8V。一个质子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bc夹角为45°,一段时间后经过c点,e为质子的电量,不计质子的重力,则()
A.c点电势为14V |
B.质子从b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 |
C.场强的方向由a指向c |
D.质子从b运动到c电场力做功为12eV |
对于真空中电荷量为q的静止点电荷而言,当选取离点电荷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时,离点电荷距离为r处的电势为φ=(k为静电力常量)。如图所示,两电荷量均为Q的异种点电荷相距为d,现将一质子(电荷量为e)从两电荷连线上的A点沿以负电荷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迹ABC移到C点,在质子从A到C的过程中,系统电势能的变化情况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带电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接地,极板B与静电计相连。现将A极板向左平移,缓慢增大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电容C、电势差U、两极板间的场强E的变化情况是()
A.Q变小、C不变、U不变、E变小
B.Q变小、C变小、U不变、E不变
C.Q不变、C变小、U变大、E不变
D.Q不变、C变小、U变大、E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