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
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
C.丙地四季长青——常年温度较高 |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 B.b增加 | C.c减少 | D.d减少 |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 B.山谷地带 | C.盆地中部 | D.山前冲积扇 |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 | B.“之”字型分布 | C.线状分布 | D.环状分布 |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
C.往返迁移 | D.向两侧迁移 |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小列小题。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 B.2066年,2019年 |
C.2001年,2019年 | D.2001年,2066年 |
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 B.职业构成 | C.性别构成 | D.年龄构成 |
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