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问题:

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加,总人口增加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③④
B.③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从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铁(哈尔滨—大连)正式开通运营。最高运营时速为冬季200千米、夏季300千米,其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多大风积雪
C.旅客流量差异 D.地形崎岖多河谷

交通线与交通枢纽搭配正确的是()

A.京哈线、哈大线──大连 B.京九线、陇海线──徐州
C.长江、京广线──广州 D.焦柳线、长江──枝城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太中银铁路主要途经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下列铁路干线与太中银铁路相交的是()

A.陇海线 B.包兰线 C.京沪线 D.贵昆线

太中银铁路建设的最大意义是()

A.缓解了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
B.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D.加快了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图示区域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酸雨危害严重

2010年10月13日从非洲传来喜讯,宜昌专家组在塞内加尔水稻种植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地处非洲的甲国(如下图)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以缓解其粮食供应紧张问题。结合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为解决粮食问题,甲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国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应促使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甲国发展以上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充足 D.土壤肥沃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正式通水,中线工程预计2014年建成全线通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该调水工程会 ()
①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②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③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④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

A.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