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1]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1] 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同是登岳阳楼,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
;第二首表达诗人 。两首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皆为佳句,请分别赏析这两联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对于这种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在叙事上有点有面,把纷繁场面叙写得层次分明,又能有力地突出主题。 |
B.“亲射虎,看 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鬓微霜”,但仍英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
D.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选词由实而虚,由 叙事而抒怀。 |
古人用词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的哪一个字用得好,请说说妙在何处?
古诗文阅读(共24分)
醉花阴①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②,瑞脑③销金兽④。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⑤,半夜凉初透。
东篱⑥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⑦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⑧瘦。
【注释】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②永昼:漫长的白天。③瑞脑:一种香料。④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⑤纱橱:纱帐。⑥东篱:采菊花的地方。⑦暗香:菊花的幽香。⑧黄花:指菊花。古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被赋予了 的情感,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 的情感。
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具备的字词,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 内心感受,又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又形象地写出了词人 的形象特点。
[古诗阅读]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从题材上看是一首 诗。诗人用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来表现自身的 品格,这是典型的 手法。
请你说说诗歌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怀念花溪
你有没有看见过花溪的水
蓝色 如同宝石
如同矢车菊的花瓣
在云贵高原上摇曳
鸟儿的歌声从山那边飘来
飘来四月
花溪的水从东流到西
又悄悄的流回他们的巢定
四月金黄的花海
就在溪畔生长
直长到贴近蓝色的天空
爱梦的女孩
就在花蕊的中央做梦
请随我在没有栅栏的春天远行
驾驶童年的那只蜻蜒
你看溪底的水草疯狂地舞蹈
像自由的女妖倾泻她们的激情
我想知道
还有没有另外的人
和我一样
在选芙丽的水进成长
如果是五月
绵绵细雨北会涨满它的,心房
涨满它多情的愿望
我在十月南方的人群之中
抬头看见天边的花澳
那风和阳光的声音将诗歌吟唱
心灵在清澈之中开始激踌
我知道
即使寒冬降临、大雪纷飞
花癯也依然碧绿
运载若采朵雪花
流向远方……
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阅读唐朝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歌,完成下题。(6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 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在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2分)( )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2) “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编者选用“曲”而不用“竹”,你认为这两个词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3) 请说出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意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