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地方“两会”的热议和近期媒体讨论的发酵,“幸福指数”几乎跃居2011年全国两会热点之首。从“幸福广东”口号的提出,到北京“十二五”规划写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及至2011年2月27日,温总理在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中国各级政府满溢的“幸福”热度,令全国乃至世界倍加注目。
(1)请你指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民生问题倾力关注的政治生活依据。
(2)要提高“幸福指数”政府必须做到依法行政,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请问怎么样才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呢?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估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2亿。在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银发消费”市场的巨大商机也逐渐显现。 “银发消费”市场包括衣、食、住、用、行方面的产品消费需求,又包括医疗保健、护理服务等服务消费需求,还包括文化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可以带动一系列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说明开拓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针对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党中央不断探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做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
材料一: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探索历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1997年十五大 |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2002年十六大 |
提出“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大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
2007年十七大 |
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2年十八大 |
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 |
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材料一中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探索是如何体现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高三(1)班某同学据此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并从产权保护、创新激励、公平竞争、市场建设等各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
(3)结合材料分析推进经济法律制度建设,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武汉市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落实优惠政策,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制定实施《武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支持企业按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创建申报,主动组织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多方位引进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打击创新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护知识产权。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武汉市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推进科技创新的作用。
材料二: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武汉市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依托本土历史文化积淀,融入时代特色,提炼出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十大文化振兴工程”,彰显城市人文特色,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等载体,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体性文化活动。市民置身于这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了解到了本地的名胜古迹,体味到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感受到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提高了市民的素质,进而激发了广大市民热爱城市、建设家乡的热情。
(2)结合材料二,说明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也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材料一: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1~2美元;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材料二:近年来年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0.4%;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1.8%。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三: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费水平明显偏高。每万美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4.4倍。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而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25个和20个百分点。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及反映的问题谈谈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何启示?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习总书记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国家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