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运用所学知识,回答2~3题。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④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3.之所以要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是因为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B.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具体方案 |
C.哲学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
D.哲学决定社会的发展和进程 |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哲学是科学的伟大母亲。这告诉我们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
B.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D.哲学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初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出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经济社会发生很大积极变化。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中国由科技领先而变为落后。回答下面试题。3.《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A.文化无处不在 | B.不同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
C.不同国家文化完全不同 | D.文化呈现出各具特有的色彩 |
4.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弃置案头,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这说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 B.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影响 |
C.人的文化素养是对生活的体验 | D.落后的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都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这体现了 影响文化的发展。
A.社会制度 | B.科学技术 | C.思想运动 | D.道德观念 |
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A.传统思想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
D.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