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2,4-D常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对形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填"升高"、"保持"或"降低")2,4-D的浓度。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以促进幼苗形成。
(3)研究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填下列序号)。
①绿色芽点细胞排列松散
②刚融合的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③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分化的愈伤组织的各细胞的形态大小一致
(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的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某同学用(填序号:①绿色②红色③蓝紫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放氧差异不大。若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
(5)胚乳(3n)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若用籼稻种子的胚乳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需适时晚年除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混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禁止生殖性克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5-33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中数字表示该生物的个体数量,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生物的平均体重。椐图回答:

(1)该食物网共有食物链条,其中占据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A—I中的,I共占据个营养级。
(2)若初级消费者中,被除去,则对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最大。若G被除去,则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的数量将会

结合关于种群与群落的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使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第三天抽样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为正常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和目测估计法两种,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___________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3)某同学调查甲种蛾幼虫的种群密度时,随机选择了2m×2m的五个区域,各个区域内的甲种蛾幼虫个体数依次为22、20、24、19、23,则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个/m2
(4)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下列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_______是不正确的.
①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N=39×34÷15 ②若两次调查之间发生洪涝灾害,估算值误差很大③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4-36图所示。分析此图,回答问题。

I.(1)在________ 点时,种群补充量最大;_______点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2)该海洋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___型曲线。
(3)除了图中体现出来的以外,种群还有哪些数量特征?、、。
II.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试回答:
(1)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2)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3)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D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可以是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D.无机环境中的CO2都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图甲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甲图相应数字的名称:2是,3是
4是,5是
(2)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区间,此时(细胞器)活动增强;若甲图细胞中4和5结构消失,则消失的时间相当于乙图的区间。
(3)甲图所示结构是否来自细菌?简述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