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
| B. | 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
| C. | 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
| D. | 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经济全球化——西欧—体化——欧元启用 |
|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
|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
|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清朝封建统治力量 | B.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
|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 D.引进了机器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西方各国。这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④导致了农产品大量出口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④①③ | D.③④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