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道路”一词拆分为两个方面,将“道”比作“人生的大方向和趋势”,把“路”
比作“生活的途经”,那么下面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道”和“路”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②“道”和“路”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道”和“路”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④“道”和“路”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A.①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的发源地——广西河池宣州市合寨村在2010年11月下旬举行了系列活动,以纪念我国实施村民自治制度30周年。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有利于( )
| A.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 B.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核心作用 |
| C.更好地发挥公民参政议政的作用 | D.巩固国家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 |
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
化状况相适应。人们只有在首先满足了自己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包括政治参与活动。这说明()
| A.政治参与活动建立在其他活动的基础之上 |
| B.提高政治参与意识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吃穿问题 |
| C.公民政治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 D.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公民各项活动的关系 |
2009年2月1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一个多月以来,各地人民群众不断通过网络、报刊
等媒体积极提出意见,截至 2月15日,共收到各地意见6.8万余条。这反映了:( )
| A.公民平等履行义务的责任心增强了 | B.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的意识不断提高 |
| C.我国公民之间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 | D.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
围绕博客引发的侵权、隐私、责任等问题,某市政府有关部门拟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对此,部分网民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自由的论坛,不应受到任何干涉和约束。这种观点
A.是捍卫公民民主权利的表现![]() |
B.真正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 ) |
| C.承认权利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D.只看到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的一面 |
针对广大网民要求政府公布财政预算的计划详细清单和资金使用流向的呼声,各级政府陆续公开财政预算,公众可以随时查询并监督财政预算的投向。这表明( )
①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在扩大②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在逐渐增强
③政府保障公民当家作主④政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的意识在增强
| A.②④ | B.①③![]() ![]()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