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 、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
C.若M1<5M2,则生态系统和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
D.d的一个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的一个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 |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
B.兴奋部位的局部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
如下图所示,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
B.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到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
C.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
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慢,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
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生长素的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同时,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A.自由扩散 | B.协助扩散 | C.主动运输 | D.渗透作用 |
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说明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 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 |
C.尖端是感光部位 | D.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
正确反映一株白玉兰树上各部分生长素浓度大小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 B.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
C.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 D.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