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曲线表示一种酶在某种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剩余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造成a、b、c曲线不同的原因不可能是()
A.温度不同 |
B.pH不同 |
C.酶浓度不同 |
D.反应物浓度不同 |
下表是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4-D浓度(mg/L) |
— |
1000 |
850 |
720 |
630 |
平均结果率(%) |
27 |
100 |
100 |
100 |
100 |
平均单果重(g) |
186 |
247 |
277 |
273 |
243 |
A.①组结果率低,是因为植物体内2,4-D的合成量较低 |
B.使茄子产量达到最高的2,4-D浓度最可能在720~850mg/L之间 |
C.2,4-D可明显提高单果重,是因为2,4-D能促进果实发育 |
D.此实验说明1000mg/L的2,4-D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结构中。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它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将一个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树突状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B.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将可能用于治疗癌症 |
C.树突状细胞与浆细胞一样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 |
D.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识别病原体 |
右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
B.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 |
C.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
D.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 |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
D.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异的两个种群即为两个物种 |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三对组合的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 B.3:1,4:1和1:3 |
C.1:2:1,4:1和3:1 | D.3:1,3:1和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