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我国大陆地区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回答问题。

上表数据说明我国大陆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加快
B.壮年人口比重大,呈现老龄化趋势
C.人口压力大,人口素质仍然较低
D.劳动力不足,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针对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建全社会保障及社区服务制度
B.积极鼓励生育,保证优生优育
C.建立全民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
D.计划生育,将人口增长率降至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85年和2000年城市、交通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由图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城市数量增多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增多 D.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影响该地区西部交通线稀少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崎岖 B.暴雨频发
C.冻土广布 D.矿产稀少

读下面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甲、乙两地气温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洋流 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 D.地形和纬度

读下面我国某海滨小城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阴影区代表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仓储区

该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区中心,接近市场
B.临河濒海,环境优美
C.交通沿线,物流便捷
D.沿河分布,运费低廉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红色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