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下落的物体,在第ls内、第2s内、第3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
A.1:l:1 | B.1:2:3 | C.1:3:5 | D.1:4:9 |
正电荷q在电场力作用下南P向Q做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邓么可以断定,它所在的电场是图中的 ( )
如图所示是某一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
B.该点电荷带负电 |
C.a点和b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
D.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
如图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金属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
A.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
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
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 |
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 |
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克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n)和正电子(e),即
中微子+H→n+e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 B.0和1 |
C.1和0 | D.1和1 |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
e+e→2γ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 kg,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________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________.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③轻核聚变反应方程有:H+H―→He+n
④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