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证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实验是 ( )
A.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
B.两铅块紧压后能连成一体,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
C.一般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
D.拉断一根绳子需要足够的拉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
右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予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对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 |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l能级产生的 |
C.这些氢原予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 |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 |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 |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
如图所示,A、B、C三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x轴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在0~t0时间内()
A.平均速度
B.平均速率
C.A一直在B、C的前面
D.A的速度一直比B、C的速度大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则(g取10m/s2)
()
A.前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50m |
B.前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
C.第2s末到第4s末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m/s |
D.第2s末到第4s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相同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处同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正确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