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探究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利用打出来的纸带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O、A、B、C、D为相邻的五个点,测得OA=5.6mm、OB=15.0mm、OC=28.3mm、OD=45.5mm,打下相邻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①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 把①问题中求得的重力加速度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比较,发现两者并不相等,除了读数误差外,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其它原因可能是 (只要求写出一种原因)。
(2)关于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
①有同学按图(a)电路进行连接,他用到的6根导线是aa′、bb′、cc′、dd′、d′e和bf ,由于其中混进了一根内部断开的导线,所以当他按下开关后,发现两个电表的指针均不偏转,他用多用表的电压档测量bc′间的电压,读数约为1.5V(已知电池电动势约为1.5V),由于只有一根导线内部断开,根据上述现象可推得,这6根导线中哪几根可能内部是断开的?答:_____________(写导线编号)。为了确定哪一根导线的内部是断开的,他至少还要用多用表的电压档再测量几次?答:_____次
②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测得了6组U、I的数据,根据第1、2、3、4、5和6组的数据,他在U-I图上标出了这些数据点,并且按照这些数据点的分布绘制了相应的U-I图线[如图(b)所示],由这一图线,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为________V,内电阻r为________Ω。如果他不利用这一图线,而是利用任意两组U、I数据,那么当他选择哪二组数据求出的E、r值时误差最大?答:________________(写数据组编号如1和2;3和4;5和6) 。
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并说明反应类型:
(1)Rn→
Po+______________,属______________.
(2)H+
H→______________+
n,属______________.
(3)Al+
n→______________+
H,属______________.
(4)U+
n→
Xe+
Sr+______________,属______________.
图15-2-2所示为云室内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时拍摄的照片.则____________是发生核反应前α粒子的径迹,____________是质子的径迹,____________是新核的径迹;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
图15-2-2
(1)一列沿着 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 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质点 的振幅是 ,振动周期为 ,图乙表示质点(从质点 、 、 、 中选填)的振动图象。该波的波速为 。
(2)惯性系
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如图A所示),从相对
系沿
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象是。
(3)描述简谐运动特征的公式是 =。自由下落的篮球缓地面反弹后上升又落下。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在地面反弹时的能量损失,此运动 (填"是"或"不是")简谐运动。
如图19-4-1所示,带电粒子在“云室”中运动时,可呈现其运动径迹,将“云室”放在匀强电场中,通过观察分析带电粒子的径迹,可以研究原子核发生衰变的规律.现将一静止的放射性14C放入上述装置中,当它发生衰变时,可能放出α粒子或电子或正电子.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经过相等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19-4-1所示(发生衰变后的瞬间放射出的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方向与电场强度E垂直,a、b均表示长度).则
图19-4-1
(1)14C发生衰变时所放射出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14C发生衰变时所放射出粒子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
(3)14C的衰变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推导发生衰变后的瞬间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动能之比.
如图22-2-4所示,在匀强磁场中的A点有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当它发生_______衰变时,射出的粒子以及新核做如图所示的圆周运动.可以确定,发生衰变时新核的运动方向是______.
图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