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人口总量、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回答3题。

右图中a、b、c三根折线依次表示

A.人口总量、人均耕地、人均粮食
B.人口总量、人均粮食、人均耕地
C.人均耕地、人口总量、人均粮食
D.人均粮食、人口总量、人均耕地

与1953年比,2015年我国单位面积的产量的变化特点是

A.是1953年的2倍多
B.比1953年增加了约2倍
C.是1953年的4倍多
D.比1953年减少了约4倍

单位面积的产量呈现上述这样变化,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农业生产技术 B.人口数量 C.耕地面积 D.自然因素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由于不同地域

A.自然条件不同 B.交通条件不同
C.技术条件不同 D.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大牧场放牧业中养羊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有

A.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B.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C.美国、澳大利亚、南非 D.阿根廷、南非、新西兰

关于澳大利亚现代混合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
B.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C.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忙闲两季
D.生产规模较大,但机械化水平不高

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③江南丘陵的茶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A.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 B.①热量 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
C.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D.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

图为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变化坐标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形成四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分布规律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的雾岛效应 B.城市风热力环流效应
C.城市的热岛效应 D.城市的雨岛效应

四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的差异,体现了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