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 遗传方式,可由 ▲ 个体的表现判断。
(2)写出Ⅰ1的基因型__▲__,她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___▲_种。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子女的概率为__▲__。已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10000,若Ⅲ8与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则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
(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片段上某基因(用D字母表示)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 ▲ (有或无)关,例如 ▲ 基因型的亲本组合产生的子女患病率一定不同。
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此湖泊不同水层分别分布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在________上具有分层现象。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种动物和微生物,测定物种________是群落调查的基本内容。
(2)若该相对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表所示。已知此生态系统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0.0028 |
0.027 |
0.027 |
0.35 |
0.34 |
据表中数据会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3)由于湖泊上游污染严重,工作人员在湖水上游修建了厌氧沉淀池等,污水先经沉淀处理,其主要通过沉淀池中的________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被植物利用。太阳能等外部能量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________功能实现的基础。
(4)如图是对引进某经济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在t2时期该鱼的种群数量是该湖泊对此鱼的________。
请回答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中A图与B图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图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图示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__点时,种群的补充量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②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一个遗传病的系谱(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为显性,a为隐性)。
(1)该遗传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
(2)Ⅱ3的基因型是。
(3)如果Ⅲ10与Ⅲ8结婚,属于结婚,出生病孩的概率为。
(4)如果Ⅲ10与患该病的男性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为。
请完成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概念图。
把人的少量血清注入家兔体内,家兔血清中会产生抗人血清抗原的抗体(如图所示),然后把等量的兔血清分别与等量的人血清、狗血清、狒狒血清、黑猩猩血清混合,发生不同程度的沉淀(图中黑色表示沉淀)。通过该实验说明:
(1)兔血清中的抗体是在_______刺激下产生的,此抗体同______完全反应,发生沉淀。其他动物的血清与人血清相比,差别小的,产生沉淀就_______,反之则_______。
(2)由此可推知:黑猩猩、狒狒、狗与人的亲缘关系由远至近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