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刑事诉讼法>把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增加并单列一章,使未成年人的保护更具法律保障。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人文关怀和法律的良知,折射出人性和理性的光辉。例如第266条规定: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办。第269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逮捕措施。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新增第275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岁,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材料二:2012年4月5日 ,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对专门用于接送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上下学的校车各方面管理作出法律规定,以保证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
(1)你觉得青少年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2)国家为什么多项立法保护未成年人?
材料:2013年5月30日,就读于南京市江宁区某小学的10岁学生许某在上学途中,突然遭到一男子用酸性液体泼向脸部,造成伤残。2014年3月14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蔡士林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3年10月10日下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中学发生一起学生斗殴事件,造成2名学生死亡,1名学生受伤。
2014年3月13日福建厦门市万达广场附近金岭路上,行驶中的公交车没关上后门,导致高林中心小学12岁小学生小涛(化名)跌落受伤。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这些侵害未成年人安全的事件说明了什么?
(2)青少年为什么容易受到暴力侵害?
(3)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会遇到来自哪些方面的暴力侵害?当遇到暴力侵害时,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1976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的王甦菁,是天生的脑瘫儿。面对命运的魔咒,他没有沮丧、沉沦,而是靠着“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信念,唱出了高昂激越的自强之歌。他先后修完了从小学到大专、本科课程,现为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最新一届国际生物识别大会所邀请的10位有培养前途的博士研究生中,他是国内唯一的受邀者。他的事迹感动了许多网友,被誉为“中国版的霍金”、“21世纪的张海迪”。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王甦菁的事迹说明了什么道理?
(2)请你说说坚强的意志对你成长的作用。
(3)“向王甦菁学习”,你打算怎样磨砺自己的坚强意志?
2013年11月24日《成都商报》报道:前不久,四川达州警方经过调查走访目击证人证明,声称被三个小孩推倒的老太婆蒋某某系自己摔倒。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对蒋某某给予行政拘留7天的处罚,但因其已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
“感动中国人物”李丽,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在多舛的命运里,她不仅没有怨天尤人,还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先后义务深入100多个学校、企业、社区、监狱开办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听众达10万余人次;帮助近百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数十名中学生戒除网瘾,近万名学生重新树立了自信。
(1).李丽的哪些品质令你感动?
(2).一个中学生遭受挫折后找到李丽进行咨询,请你想想李丽会对这位中学生说些什么?
5月3日,在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要强化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改进工作。这实际上已经将校园安全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⑴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为什么国家重视校园安全工作,把它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
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呢?